一、学院概况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是我校创办最早的系(部)之一,1985年9月开设无线电技术专业,1988年9月开始招收无线电技术本科生,199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1月,在电气信息工程系的基础上成立了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目前设有5个系、1个中心实验室、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4个研究实体,拥有1个教育部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1个省级重点建设产业学院、1个江苏省电气信息工程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江苏省信息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常州市重点实验室。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二、党建引领
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三全育人理念,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人才培养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注意强调专业特点。专业围绕课程思政建设,通过完善教学设计、改进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管理、创新教学评价等方面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使课堂教学改革覆盖专业全部课程、全体老师与全部课堂,促进思政育人效果不断提升。荣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1个、省样板支部3个、常州市“五一巾帼标兵岗”1个;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获校课程思政示范学院立项建设单位,现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校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2个,通信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校五育并举课程思政专项7项,院立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2个。
党建活动与成效
三、教学建设
1.师资团队
学院现有教职工122人,有正高级职称13人,副高级职称43人。双师型教师71人,博士73人,有国外留学、访问和培训经历33人。其中,江苏省特聘教授1名,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333”工程和“青蓝工程”培养对象14人次,常州市“831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3人。1位教师入选2023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许磊老师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023年度榜单
2.本科专业
学院现设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物联网工程、自动化和应用电子技术教育7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1883人。有国家特色专业、国家一流专业、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1个,江苏省特色专业、江苏省一流专业1个,江苏省重点建设产业学院1个,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国家一流专业)、通信工程专业(省一流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获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多家媒体报道。
专业建设成效
3.教学资源建设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持续筑牢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学院发展与学校发展、区域发展紧密结合,重点服务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推进产教融合教学资源开发与建设。获批江苏省首批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获批国家一流课程2门,江苏省精品课程、一流课程、产教融合型课程7门。出版江苏省重点材4部。
省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
重点教材
实验实践教学主要由学院实验教学中心承担,实验教学中心包括: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和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三部分。建有江苏省电气信息工程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信息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有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嵌入式系统和电子设计综合实训等基础和专业类实验室,为实验教学和学生创新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撑。
实践教学资源
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基于OBE理念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用逆向设计方法,在贯彻实施中以学生产出为导向,突出全过程管理,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与教学的持续改进,形成了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和提升机制。学院建立了校、院、系三级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学院各主要教学质量环节,如课堂教学、课外作业辅导、课程考核、实验实训教学、实习、毕业设计等均有明确的质量要求;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运行正常,定期开展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质量评价。建立了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定期开展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有效分析反馈,促进教学工作持续改进。
基于OBE理念的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五、特色与亮点
1.产教融合推动专业建设
校企联合开展专业建设,探索实践了“六共同”产教融合运行机制,构建了校企共同建设高水平实践基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建混编双师型师资队伍、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共同推进项目化教学改革、共同进行学生职业管理的“六共同”产教融合运行机制。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与常州同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了江苏理工学院—同惠电子联合技术实验室和微弱信号测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产教融合案例
2.学科竞赛推动人才培养
学院成立了大学生创新中心,形成了“学院→中心主任→项目负责人→指导老师”的层次化管理结构。组建了电子设计、智能车等6个学生科技创新俱乐部,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软硬件支撑与经费保障。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等学科竞赛中,近三年累计获省级以上奖项400余人次,获奖200余项。其中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揭榜挂帅”专项赛全国一等奖、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各1项。
学生学科竞赛
3.教学竞赛推动教师教学水平提升
专任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竞赛、教学改革、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及各类学科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改。2023年学院教师参加省级以上教学竞赛获奖17项。2024年获第四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产教融合赛道特等奖,取得我校参加该项赛事成绩历史性突破。(供稿单位: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教师教学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