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概况
艺术设计学院(刘海粟艺术学院)创建于1986年,现开设环境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美术学专业、产品设计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等六个专业。拥有江苏理工学院创新设计研究院省级创新研究平台,建有传统壁画研究所、刘海粟研究院、常州画派研究所、华利达时尚设计产业学院、中心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平台。
学院办学成效显著,设计学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艺术设计专业被评为江苏省特色专业;设计学类(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被评为江苏省重点专业类;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为江苏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学院学术氛围浓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9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6人,博士20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13人。教师中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紫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文化优青培养对象9人。
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级项目1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多项。教师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30余部、教材20余部。学院现共建有40多间各类工作室,工作室仪器设备总数为1042台套,其中1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有8台套,拥有4230平方米实践场地,为学生掌握先进的学科前沿技能,提高综合性、创新性、拓展性的现代化实验教学要求,成为应用型创新设计人才提供了保障。
进入新时代,艺术设计学院将进一步加强艺科融合特色,综合实力在省内同类艺术院校中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培养具有地方性、艺术性、创新性、实用性的艺术设计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党建+”思政工作体系与三全育人建设
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定把“建设文化强国和教育强国”战略深度融入艺术设计学院的使命担当,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紧紧围绕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秉承艺科融合特色,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一)积聚地方党建合力,激发人才培养优势
加强学院党建工作规范化、特色化建设,强化学院党建工作和人才培养中心工作的融合,引导学院将学科优势、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以高质量党建促进学院人才培养事业高质量发展。依托省重点学科设计学,建设省级创新研究平台江苏理工学院创新设计研究院,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培养培训了数千名中高等职业教育师资。
(二)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做好学院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紧密结合学校总体部署,聚焦学院重点工作,科学制定“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落实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三)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立德树人教育成效
学院党委认真履行对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领导职责,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能力、分型培养”的人才培养理念,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课程思政改革创新为核心,构筑起了具有学院特色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四)健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全面落实“三全育人”“五育并举”要求,加强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将师德师风纳入教师评聘和考核过程中。实行师风师德“一票否决”制,教育和引导全院教职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推进全方位育人工作。扩大名师引领效应,依托江苏理工学院创新设计研究院、传统壁画研究所、刘海粟研究院、常州画派研究所等平台,协同常州市美术家协会、常州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常州市雕塑家协会等行业部门的专家学者,共同致力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投身“三全育人”工作。
(五)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
以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为牵引,构建一体化的学生学风建设工作体系、专业能力提升工作体系、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资助育人体系等,促进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相结合,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提升。着力构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体系,通过江苏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等一系列课程,推动学生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深入融合,培育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重点打造“海粟大讲堂”,推动非遗传承、艺术欣赏等美育教育品牌,引导更多学生投身国家美育教育和研究工作。
三、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情况
艺术设计学院坚持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科学设定人才培养目标,积极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依据学校的定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生发展需求以及学科专业特点,开设了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美术学、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6个本科专业。本科教学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能力、分型培养”的人才培养理念,以行业产业定专业布局,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定人才规格,以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定教学内容,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敬业创业,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一)贯彻国家标准、体现产出导向
本学院6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美术和设计类)《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和《江苏理工学院深化新时代美育工作实施方案》的文件要求中对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等相关要求,贯彻师范专业认证、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产出导向”的理念,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在对企业、行业专家、专业教师团队、毕业生反馈、家长、用人单位和在校生意见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然后依据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要求8条,并对毕业要求进行细分,从而选择合适的课程进行支撑,以完成课程体系构建,从而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艺术设计学院近五年平均年终就业率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95.49%,环境设计专业95.99%,视觉传达设计专业95.99%。100余名学生考取国内外研究生。毕业生在服装服饰、建筑景观、文旅创意等领域就职。据黑牡丹集团、恐龙园文旅集团、龙城旅游控股集团等反馈,用人单位对我校设计学科毕业生总体评价优秀。优秀毕业生黄赛琴创办了慕哲服饰有限公司,张作虎创办了江苏泰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刘斌担任SED新西林景观国际集团设计总监,为设计行业的创新实践与产业发展作出贡献。
(二)服务国家战略、强化“三全育人”
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中“七个着力”之一的“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明确要求我们要以“设计+”思维服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与转化,从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从区域(行业)需求来看:“中吴要辅,八邑名都”——常州地处长三角一体化中轴核心区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旅、文博及时尚产业发达,亟需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设计人才。
在专业建设中,强化“三全育人”意识,树立在教师主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创新精神的思想,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以专业建设为主线,努力探索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新方式、新措施,形成以“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宗旨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做到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发展贡献力量。目前,本学院美术学专业通过了师范专业认证,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提交了职教师范专业认证申请。
(三)优化专业设置、细化管理体系
专业设置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以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和办学条件为依据,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对具备条件的专业合理增设,鼓励促进多学科专业相互支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各类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导,研究专业评估标准,有计划组织相关专业参加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学校开展的工程认证、师范认证等专业认证以及专业评估。以专业评估数据为依据,逐步建立科学的专业增设、改造、调整与退出机制。将专业建设质量与专业招生计划挂钩,对评估结果较差的专业予以预警,减少招生规模或隔年招生,直至专业停招。
针对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国家战略导向和江苏省经济发展规划,定期对人才需求进行分析,主动调整专业布局,构建自主性、灵活性与规范性、稳定性相统一的专业设置管理体系,完善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根据学院的发展和人才需求分析,形成招生计划、人才培养和就业联动机制,动态调整专业的设置和专业的招生人数,近三年新增1个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开办了智能穿戴与服装人因工程微专业。停招了3个专业(动画、摄影、服装设计与工程)。
(四)注重实践育人、突出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是学生加深专业理解,获得职业技能、技巧和职业道德的职业从业能力,并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各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学时)比例均≥30%。除了常规的《写生》《专业考察》等基础的实践环节外,专业课程中的实践环节注重实际项目课题的创新性设计进行转变,强调实践的开放性性和应用性,强调“学中做”“做中学”“做中思”,大大巩固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
此外,各专业还有大量专业实践课程,例如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实习》《专题设计》等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强调学生围绕工程实际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复杂设计与工程实践的能力。例如,我院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要来自教师专业实践和科研课题(工程实践等实践性工作为基础的毕业论文(设计)比例为100%),其中与企业合作指导毕业设计数2021年为65项,2022年为99项,2023年为125项,选题来源工程实践课题比例超过60%。
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加强实践类课程、项目、场所的建设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深化开放合作,加强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将创新创业教育、就业指导等融入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工作中。加强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建设,定期开展实践教学任务落实检查督导和质量评估。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活动,提升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围绕建设高质量的产教融合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双平台建设,持续推进一流本科建设,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形成具有学科特色和比较优势的高质量标志性教学成果。
艺术设计学院近五年培养本科生1400余人,学生获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团队奖2项,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300多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3项。
(五)推动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评价
学院根据《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文件精神,不断加大课程改革与建设力度,逐步优化课程资源,促进课程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根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金课“两阶一性”的要求和“价值引导、知识传递、能力培养”的课堂育人方针,本学院积极开展教学改革,针对人才培养方案,认真修订课程大纲,促进教与学、教学与应用的紧密结合。教学改革方面,获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新时代应用型高校美育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宏志助航”线上课程建设课题《传统服饰技艺与创新设计》(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重点课题《新时代应用型高校美育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教材《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法》获江苏省2019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课程建设方面,2021年新增《海派旗袍设计与制作》等2门省一流课程,目前推荐申报一门国家级一流课程。
为进一步加强课程质量意识,开展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学评价情况,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分析,用于课程持续改进,学院在2024年制定了《关于艺术设计学院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机制与实施办法》。评价周期为每学期1次,在课程考核结束后进行。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小组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考核形式、考核内容、评分标准等进行合理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相关课程负责人及专业教师。同时,采用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教师互评、督导评教等方式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为了加强教学过程质量控制,学院对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教学、作业与课外辅导、课程考核、实验实训教学、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分别制定了质量监控标准和规定。
(六)打造产教平台、凸显创新创业
艺术设计学院紧扣服饰品牌与时尚设计、人居环境与绿色设计、非遗文化与创意设计等产业领域需求,建成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苏理工学院创新设计研究院,围绕江苏急需产业领域下设7个研究所,有效推进产学研成果转化,服务国家和地方文化经济发展。学院依托江苏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江苏省重点专业类设计学类和2个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抓手,创建华利达时尚设计产业学院,并与黑牡丹集团、常装建设集团等龙头企业共建了校企联合工作室等15个实践基地,培养了7000余名毕业生。近年来,学院产教融合,校、政、企合作搭建的学科专业创新创业平台有: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澜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华利达服装集团有限公司、晨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常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大成装潢有限公司、常州西格空间设计有限公司、江苏泰格传媒有限公司、常州利笛广告有限公司、江苏汉生广告有限公司。
我院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试验,激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积极动员组织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的各类展览和比赛。专业教师参与指导本科生学科竞赛等比例超过20%,学生参加的第十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入选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ICAD国际当代青年美术设计大赛、CADA日本概念艺术设计奖、第六届中国希望杯全国大赛、学院奖、新加坡金沙艺术设计大赛、BICC中英国际创意大赛、香港当代设计奖等各类竞赛获奖达30余项。我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级学生科研立项和科技创新类活动,先后获批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50余项,学生参与各类创新训练兴趣浓厚,参与过项目的学生比例逐年提高。
四、质量监控与持续改进机制建设
学院始终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做好教学工作,不断完善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优化学院质量保障模式及体系结构,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质量管理制度,在不断加强自我评估与质量监测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全员性和全程性,初步形成了质量保障的长效运行机制。
(一)质量标准建设
学院根据学校要求明确教学主要环节的质量管理标准,为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提供了明确的标准,促进了教学规范性、有效性的提高。在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的过程中,围绕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和教学管理质量标准,积极探索与实践,努力构建覆盖学生培养全过程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学院重点围绕本科教学各主要环节,不断完善专业设置与建设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课程教学大纲编制、课程与教材建设、课堂教学规范、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见习、研习、实习组织与管理、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等方面的质量标准。学院制定和修订了《艺术设计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艺术设计学院关于考试工作实施细则》等系列文件。
学院现行的教学质量标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系列配套文件(课程教学大纲等);二是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其中,理论教学由教材选用、课堂教学、过程考核、辅导答疑、期末考核等环节的质量标准构成;实践教学由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的质量标准构成。
(二)质量管理制度
为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学校层面不断修订、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覆盖教学常规运行与学籍管理、教学工作规范、教学建设与改革、实践教学与实验室管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等方面;根据学校文件,学院层面结合学院与专业特点进行细化、优化,形成学院教学管理文件。为切实把好教学质量关,学院还建立了基层教学组织管理制度、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同行听课制度、教学检查评估制度、教学奖励制度等,制(修)订了如:《艺术设计学院学毕业设计管理文件》《艺术设计学院课程考试及实践教学管理文件》《艺术设计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职责》等,这些制度建设在规范教学过程、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此基础上,加强教学规章制度的宣传与教育,使广大师生员工了解、掌握、执行教学规范和有关管理规章制度,变监督控制、制度约束为自觉遵守、自律行为。学院在校园网上及时发布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并通过院级、系部进一步宣传、实施。
(三)质量保障机构
1.质量保障模式及体系结构
学院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构建并不断完善符合艺术设计学院实际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包括教学决策系统、目标管理系统、服务保障系统、运行实施系统和评价改进系统。
教学决策系统对学院教学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学院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模式等行使研究、指导和决策职能。目标管理系统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运行过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等进行有效管理。服务保障系统由学院党政办、教务办、学工办、教辅单位等部门组成,为实现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保证教学正常运行提供各方面的基本服务与条件保障。运行实施系统通过学院和系双层面强化教学计划、课堂教学、课程考核、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环节的实施,确保本科教学的正常、有序运行。评价改进系统包括教学检查、教学巡视、教学评估和教师评价等,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学各主要环节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了解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并对各类教学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
在此基础上,学院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研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各项教学工作落实到位。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邀请企业行业专家的参与。此外,还通过学生工作例会、教学视导工作例会,以及相关情况通报进行反馈,提出质量改进意见,明确责任主体,落实整改措施,并进行跟踪检查。
学院健全了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严格执行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不断完善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实施对本科教学质量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学院逐步探索并构建了一个协调有序的教学质量监控组织系统,有效地保障了本科教学质量。
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行学校、学院、系三级管理。学校层面管理主要是学院实施学校教学质量过程管理规定,包括实施期初教学检查、期中教学检查、毕业设计过程检查等教学质量过程管理。学院层面是建立教学视导组(由学院党政领导、系主任、教务管理、骨干教师组成),负责进行学期常规的教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每学期开展进行听课、教学档案资料的检查工作,指导基层教学组织教学质量管理。系层面管理以各系主任为责任人的基层教学组织,负责各系中心的教学研究、教学质量过程管理等组织工作。此外,学院也形成了一套教学激励机制,包括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学研究成果奖励、教学成果奖励、青年教师教学优秀评比奖励、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奖励、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建设奖励等。学院通过教学监督管理和教学成果奖励为抓手,激励全院教师做好教学工作,保障教学质量。
2.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
学院建立院、系两级教学管理机构。在学院领导的引领下,学院建立教学决策机构,对学院教学建设、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和决策;学院教学管理机构由院领导、教务办、视导组等组成。教务办在分管教学院长的领导下,负责管理全院本科教学工作;视导组负责监督学院教学工作的全过程。系部及实验中心是教学组织的主要执行者和直接责任部门。
根据学校构建校院系“三级贯通”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要求,学院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明确学院和系室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的责任主体及监控机制、内容、范围和时间等要求,力求责任明确、分工合作,“点”“线”“面”相结合,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四)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设
学院不断加强本科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院系两级教学管理机构健全,形成了一支总量适应、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服务意识较强的专兼结合的教学管理队伍。
学院的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具体由院领导、院教学视导组、系(专业)负责人等组成。院系两级教学管理队伍主要由院领导、分管教学副院长、教务办、系部主任组成。其中专职教学管理人员1人,平时能定期开展教学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积极开展教学管理研究。学院聘请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良好,教学研究能力深厚,且具备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教学视导专家,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视导活动。
学院重视对教学院长、系主任、教学视导专家等教学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通过专题会议及研讨会等方式,不断提升其教学指导能力、研究能力和管理水平。
五、办学特色与亮点
(一)坚持“四元协同”机制,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坚持立德树人,课程思政贯穿育人全过程,建构政校企行“四元协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践行“以赛促教、以赛导学”的人才培养路径。获省级研究生教改成果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参与)各1项;获教育部“宏志助航”线上课程1门、省一流课程2门、省重点教材1部、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高校实践示范中心1个;获批中国高教学会重点课题2项、省高等教育教改课题重点项目1项;获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团队奖2项;获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全国大广赛等奖300多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3项等。
(二)组建优质教师团队,师资队伍持续性优化
注重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升教科研水平,组建稳定的高水平专任教师队伍。校“双师型”专任教师33人,其中骨干教师9人、境外研修经历教师2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3人,均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紫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文化优青培养对象等9人;省级行业协会、学会委员8人;聘请海澜集团生产总监、省工艺美术大师等业界知名专家10人为行业教师。
(三)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科学研究高层次推进
瞄准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国家战略导向,建立以项目研究与成果转化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横向课题合作研究,科研到账经费合计981.77万元,年师均横向科研到账经费5.95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和国家艺术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5项、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江苏艺术基金项目1项;获国内外有影响设计竞赛奖94项;专利、成果转化应用36项;主办全国刘海粟大师赛、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项目巡回展;作品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3件、中国美协主办大赛2件;获江苏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教育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1项、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优秀论文奖1项等。
(四)依托省级创新平台,产教融合高效能引领
紧扣服饰品牌与时尚设计、人居环境与绿色设计、非遗文化与创意设计等产业领域需求,建成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苏理工学院创新设计研究院,围绕江苏急需产业领域下设7个研究所,有效推进产学研成果转化,服务国家和地方文化经济发展。完成重大横向课题5项,成立华利达时尚设计产业学院,与黑牡丹集团、常装建设集团、常州广电集团等大型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共建一批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协同培养与行业发展相契合的应用型设计人才。
(五)响应教育强国战略,社会服务高水平提升
响应国家级职教师资紧缺专业能力提升战略,围绕非遗文化再生与时尚创新设计领域,依托我校全国职教师资培养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完成服装设计与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设计国家级职教师资培训项目22项,为江苏、福建、重庆、广西等省市(自治区)培训文化传承骨干教师850余人次,在全国范围内产生重要影响,获得教育部肯定。
(六)践行“五业一体”,学生就业全方位拓展
积极拓展学生就业渠道,搭建专业、学业、就业、职业、事业“五业一体”协同发展平台,聘请非遗传承人、设计名家、行业导师对学生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有效提升学生就业层次。近五年,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三个专业方向已培养本科毕业生1400余人,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部分毕业生在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在黑牡丹集团等龙头企业就业,并成长为行业菁英。(供稿单位: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