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巡礼|计算机工程学院:砥砺前行 奋勇争先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4-08-19浏览次数:66

一、学院概况

计算机工程学院按照“以人为本,注重能力,分型培养”的人才培养原则,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根据“以创新求特色,以特色求发展”的发展思路,围绕地方经济和IT 行业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以专业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知识、素养、能力并重的高级IT应用型人才。

1994年成立计算机科学系,1999年更名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0412月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0912月更名为计算机工程学院,现为江苏省计算机科学教育专业自学考试本科段主考单位,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计算机类联合考试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全国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

二、“党建+”思政工作体系与三全育人建设

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以“党建+”引领工程为抓手,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头雁”作用,引导师生用党的新时代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聚焦发展与提升,以学生培养为中心,不断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强调大思政理念,将师德师风、思想教育、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一体建设,培养有健全思维的优秀卓越人才。

新华日报、学习强国、中共江苏省委新闻网以“江苏理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探索“党建+双创”育人模式,构筑新工科人才培养高地”为题进行宣传报道。学院获评“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模范职工小家”称号,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研室获评“常州市巾帼文明标兵岗”“江苏省巾帼文明岗”“常州市工人先锋号”称号,盛小春老师获得常州市“师德模范”荣誉称号。学生党日活动获评江苏省高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师生党课视频作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荣获常州市委组织部十佳精品党课。

三、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情况

1.深化产教融合改革,形成全方位协同育人机制。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以工程应用为主线,优化课程达成评价模式,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要求、教学过程与开发过程、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形成目标、队伍、资源和管理协同的“1234”校企协同机制。

1234”校企协同机制模型

2.以毕业要求为指引,构建全周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课程教学,实施综合考核评价。确保毕业生具备扎实的工程素质、意识和创新能力,满足社会需求,实现高质量工程人才培养。

基于校企深度融合教学模式的培养体系

基于OBE理念的产教融合教学新模式

3.聚焦工程能力培养,实施全周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以工程素质、工程意识、工程集成、工程设计和工程创新能力模块优化设计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工程能力递进培养,校内技能训练与企业工程实践交叉实施,培养工程应用能力。

交叉递进式全周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4.能力为基且注重应用,服务智能制造培养成效。以学科发展带专业发展,鼓励教师与企业教师将科研成果、工程项目转化为课程教学案例、创新创业项目、学科竞赛选题和毕业设计题目,吸引学生进入博士工作室、工程项目组与研究兴趣小组,以学生科技社团等第二课堂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和潜能,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实践,增强创新创业意识。

学生科技创新提升体系

四、质量监控与持续改进机制建设

学院致力于教学质量监控与持续进步,构建了全面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定期评估,如教师课堂教学、学生反馈和毕业生调查,全面了解教学效果。设立教学督导组,确保教学过程的规范与质量。同时,依据评估与督导结果,学院制定并执行改进计划,每学期末总结教学工作并提出改进措施。这一闭环管理确保教学工作持续优化,质量稳步提升。

质量保障与持续改进机制

五、办学特色与亮点

1.学院坚持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学院与达内集团共建“AI创新与人工智能”协同育人基地。获批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建设点。同时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共同开设校企合作课程、共建实验室、共同开展科研项目等。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也为企业输送了高素质的人才。

项目开发实训室建设方案

基于岗位导向的实训资源包

2.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江苏省互联网+项目、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蓝桥杯全国软件大赛、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在各类有影响力大赛中获奖成绩名列同类院校前列,获奖人数逐年增多,呈现出“数量多、层次高”特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得到提高。通过“尤辉雷锋科技服务团”、“计算机科技协会”、“蓝精灵协会”、“电脑101医院”第二课堂的实践展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和服务意识。

 学院学生参与创新创业与学科竞赛部分成果

3.做好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服务于学生多维度高质量就业与发展。学院完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实行大学全过程不间断生涯规划教育,历年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近三年来学院有200余名学生考取研究生和出国留学,多名学生考入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利兹大学(英)、新加坡国立大学、东北大学(美国)、利兹大学(英)等国内外名校,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供稿单位:计算机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