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概况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成立于2022年,前身为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图1)。学院现有环境工程、环境科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4个本科专业。环境工程专业遴选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高校国际化品牌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2011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环境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2021年获批“资源与环境”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院获批江苏省电子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教科研平台6个,拥有“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以及优秀教学团队;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30余项;近5年到账经费总计5170万元,发表论文110余篇,出版教材著作3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余件,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教育部)等省部级奖7项。
图1 学院发展历程
二、党建引领构建大思政工作体系,五育融合培育高质量人才
1.突出组织育人功能,健全党建思政工作体系
(1)完善党建引领机制,推动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学院党委认真落实学校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深入实施教师党员先锋工程和大学生党员素质工程,积极探索“党支部—党支部书记—党员”三维联动党建引领机制。在党支部层面上,优化组织设置,打造“一个支部一座堡垒”,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在党支部书记层面上,强化教师党支部书记“党建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学生党支部书记“党建带头人”和“学业带头人”的作用发挥。在党员层面上,对标对表“理论学习、实践行动、作用发挥”三个方面,健全完善考察机制,切实提升党员服务积极性。党员教师获评江苏科技镇长团荣誉团员1人、江苏省第六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校教学名师1人、校优秀教师1人。获评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龙城十佳教授”1人,校优秀党务工作者1人、优秀共产党员1人。
(2)建设党建融合平台,推动思政教育全面提升。学院党委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检验党建看发展”的工作理念,通过探索与实践“党建+”模式,实现党的建设与中心工作联动发展、与立德树人同向同行、与思政教育互融互通。学院党委充分发挥资源专业优势,紧紧夯实校企合作共谋发展的“奠基石”,构建了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产业发展为一体的产教融合新模式。学院与5家企业党建共建,与13家单位17个党支部共同成立常州市首个资源环境行业党建联盟,一体化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图2)。以党建联盟为平台,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联系,大力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深度协同合作,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打造资源环境行业特色党建,促进资源环境产业发展。
图2 常州资源环境行业党建联盟大会
(3)建立融合联动工作模式,构建联动育人共同体。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工作主题,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画好服务大局的最大“同心圆”。学院构建联动工作模式,将融合联动实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整体思维进行思政工作的顶层设计,深化理论研讨,强化制度保障。制定《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实施方案》,实施“三联系”制度,确保联系层层递进、级级落实。积极更新教育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共建共享。学工、教务和学业导师联动融合,充分发挥新生学业导师作用、学工教务协调、学业预警、家校沟通等方面的工作。学院的党建工作被学习强国、《科技日报》《新华日报》等省级以上媒体报道,形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学院党委获评2023年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奖。环境教工党支部获评省样板支部、江苏省高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常州市基层党建优秀案例、校先进基层党支部、校优质党支部。资源科学教工党支部获评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研究生党支部被推荐申报第三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
2.突出党建思政融合,打造“党建红”引领“生态绿”思政工作品牌
(1)科普讲座进高校,善用思政大课堂。结合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重要节日,学院携手常州市钟楼生态环境局举办“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科普讲座,旨在增加同学们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营造全民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聚焦身边的生物多样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2)红色文化到社区,绿色理念入人心。成立“环青益行”青年志愿服务队,深入锦阳花苑社区、上书房社区开展绿色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助力社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图3)。师生党员、青年志愿者通过采访问答和赠送环保袋的方式,向社区居民普及节能减排、资源循环等环保理念,宣讲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展六五环境日系列主题活动,以儿童节为契机,充分发挥“无废”文化青年先锋队的专业素养,通过环保宣讲和美育教育的碰撞,围绕固废资源再循环进行设计,将艺术融入生活,通过“大手拉小手”的形式,将“无废”环保的理念植入孩子心底,影响家庭、带动社会群体,从美丽中国建设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
图3 常州锦阳花苑社区生态阳台开展变废为宝活动
(3)科普宣讲进小学,助力思政一体化。立足“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学科特色,设立“绿色科技服务站”,始终坚持探索极具学科特色的思政课创新路径,深入融合思政课堂“红色基因”和环保实践“绿色元素”,讲深、讲透、讲活“绿色小故事”中的“红色大道理”,合力打造极具红色底蕴和环绿特色的思政金课,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开展“筑梦青禾”公益课堂,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带领同学们开展科普小课堂特色活动(图4)。通过思政课堂向小学生普及低碳环保生活理念,了解固体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等相关知识,在科学小实验中感受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和不凡魅力,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多维度多视角加强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和无废文化宣传。
图4 学生志愿者在指导学生彩绘废弃玻璃瓶
(4)田间地头上党课,校企合作践初心。成立江苏理工学院“沐苗促根”团队,带领学生在桃园田间喷施液体肥,与基地负责人热切交流项目团队研发的绿色液体肥施用方式,宣传绿色科技的理念,学院党总支书记在桃园的田间地头为毕业生党员上了题为“脚下有泥土 心中有方向”的主题党课(图5)。学院积极探索产学研用育人模式,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的产业高地,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将课堂学习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讲深讲透“绿色故事”中的“红色道理”,引导师生主动到田间地头、基层一线淬炼本领、建立新功。
图5 学院党总支书记在桃园的田间地头为毕业生党员上题党课
3.突出五育融合发展,打造成长成才工作载体
(1)打造深度融合的思想引领高地。积极探索“党团班一体化”建设,开展大学生党员素质工程,通过多种学习教育形式和多样主题党日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度运用“青马工程”、“青年大学习”等线上线下平台,引导青年学生接力青春担当。通过信仰公开课、主题团课、实践故事分享等形式,启发青年思考,激发青年力量,引导广大青年党员用新思想凝心铸魂。
(2)打造专业特色、学风文体育人阵地。抓好工作机制,共促学风建设,完善学生工作管理的各项制度,定期召开学生工作例会。全力支持、全员发动、全面宣传以“挑战杯”系列赛为首的学生科技创新比赛,本科生获“互联网+”、“节能减排大赛”等重大赛事奖项(省部级以上)71项(图6)、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省级以上)60项,省优秀毕业论文2项;考研录取率25%以上,陈杨、秦怀婷等优秀学子进入中国科学院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深造。
图6 学生获奖证书部分截图
(3)打造五育融合的实践锻炼基地。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引领青年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组建社会实践队,围绕长江大保护、环保教育科普、红色精神研学、基层社区服务等多个主题党团青年走进湖塘社区、上书房社区、锦阳花苑社区开展“环青益行”系列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图7),并获得交汇点、现代快报、我苏网、江苏教育发布、常州日报、中吴网等省市级媒体报道,六五环境日系列主题活动荣获2023年度常州市优秀特色科普活动。
图7 实践团为小朋友们赠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
4.完善育人工作体系,提升服务温度
心理健康工作稳步推进。每年均获批校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项目,成功获批开设专门的心理谈话室,打造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学院心理工作站、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联络员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资助育人扎实有效。每年暑期按时走访困难学生家庭,制作《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本科生资助成长手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方方面面给与关心和帮助(图8)。
图8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手册
全面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坚持“以生为本”育人理念,统筹谋划“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坚持边实践边总结,开拓创新举措,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励志教育等活动,引领学生成长。策划组织热学热议二零二四新年贺词、师生共话“一站式”社区建设座谈会、师生“心连心”、关爱零距离——“厚德”社区谈心谈话等主题教育活动等。
全面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和“全员就业责任制”,形成全员抓就业促就业的工作格局。多种形式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利用微信、智慧就业等平台向毕业生有针对性开展好就业政策接洽、就业形势分析、择业技巧指导、择业观念引导,就业信息发布等工作,为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共有71名被国内外各高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
三、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情况
1.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立足江苏,面向长三角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及工程应用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校企双方经过对行业技术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广泛调研,结合企业岗位对人才的能力要求及学院的实际情况,共同制定了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图9);并组织由企业专家、教育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审核与论证。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采用高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实施的运作模式,积极推动校企联合制定和优化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与开发教材,编写案例库等。
图9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2.实践教学体系重构
校企双方紧跟行业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优化重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构建贯通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涵盖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工程设计、仿真训练、社会实践、创新训练、企业实践等的全方位锻炼学生能力,贯穿大学四年的递进式交替式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第一课堂(实验室)、第二课堂(校园)和第三课堂(企业),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研究能力、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在专业课程(第一课堂)按照工程逻辑实施“项目(案例)化”实验教学改革,以任务驱动、目标导向的方式开展专业基础和专业综合实验,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在校园(第二课堂)及企业环境(第三课堂),实施共建企业全程参与的实践(新生认知、实习实训、创新创业、职业发展)项目改革;通过实验室、校内、企业的教学实践场所和实践平台,开展“认知-训练-创新”实践能力训练,逐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上述实践教学体系,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终身学习能力等的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的工程人才。
3.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依托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的政策优势,深化“政行企校”参与的产教科融合,构建“平台支撑、项目牵引、实训载体、竞赛驱动”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图10),通过平台参建主体汇聚行业、企业、学校等资源,积聚优势开展教学、竞赛、社会服务,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的成长。
图10 “产教科”融合一体化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4.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
面向产业转型和区域经济发展,以资源循环与节能环保产业人才需求为导向,深度推进产科教融合,尝试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例如基于专题学习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基于“以主动学习为根本、以目标为导向、以真实问题为载体”的“实例式”教学模式,通过“创设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实现教学目标,或通过视频资源、虚拟仿真平台、设备实物演示,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的同时,学生的被动学习和实践转为主动学习和实践。辅助实施案例式、探究式、启发式、翻转式等教学方式,启发学生对现实工程问题的思考、讨论和探索,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辩证思维、提出并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总之,从教学方法、手段、案例、场所的选择到教学效果评价要素构成等各个环节,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的学生能力与企业需求的岗位能力匹配性高。专业综合实践类课程和学科创新训练课程由校企师资联合实施,以企业的真实案例项目、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真题实做,实行双导师制,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5.教学取得成效
近五年,本学院进行产教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师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改进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专业教师获批江苏高校“教学研究工作”专项课题(重点项目)等省部级教改项目6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项;获批省级培育一流课程3门,课程思政示范课2门;获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2篇、江苏省优秀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3篇,相关教改成果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借助中德互派等交流,专业教师还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改革,深度参与德方的实践教学,将“有机固体废物元素和热值分析”等实验项目引入到专业实验,《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流体力学》等课程分别引进德方的实验项目2个和4个,共同开发课程4门。校企合作开发的《工业废水处理与工艺设计》获批“十三五”江苏省重点教材,刘维平教授与台湾教授合作出版《资源循环概论》的繁体版在台湾发行,增进海峡两岸合作。2022年,5个教授编写了7本教材,其中双语教材《环境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两部,另外5本为产教融合型教材,其中4本化工出版社已经签订合同,1本与吉林大学出版社签订了合同。
与合作企业共建实践平台和基地,每年接待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学生约180余人,企业兼职教师与专业教师双向交流合作指导学生。学院与合作单位依托国家重点研发、省高价值专利培育等重大专项,在电子废物高值化利用方面、废旧高分子材料综合利用、二次污染减控等方面,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共同承担了江苏省科技计划、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0余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7项。围绕企业技术难题,高校与合作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经费1000余万元。
图11 媒体报道
与合作企业产教融合、社会服务等事迹也多次被《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等众多媒体关注(图11)。《科技日报》刊登了“发挥人才优势,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的文章,报道了我校与维尔利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产业发展、创业就业等方面深度融合发展。
四、质量监控、评估与持续改进机制建设
1.质量监控
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学校的常规教学质量管理文件及教学质量标准为基础,按照OBE理念制定了本学院教学过程监控机制,出台了《关于成立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学委员会的通知》和《关于成立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的通知》,每年通过院内教学督导检查和学校常规教学检查,收集本科教学质量信息,落实学院领导听课制度,调研社会评价等方式了解人才培养与学生学习状况,通过教学例会、教学检查通报和学生教学信息员座谈会等形式反馈并予以解决。
学院强化责任落实,严抓考风考纪,精心统筹安排考期各项工作事宜,以最高的工作标准、最严的工作要求,全力确保考期的有序稳妥进行。
(1)严肃考试纪律
通过班会等形式全体学生签署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诚信考试承诺书,考试前夕在年级、班级群多次发布诚信考试提醒,并通过诚信教育主题班会,学习学生手册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考试纪律的遵守。学院领导班子深入考场开展巡考工作,考试期间,学院班子成员深入各考场,对考场秩序、监考教师履职尽责、学生考纪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加强考试过程指导和巡考,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全体辅导员在初考,补考阶段进行巡考,加强考试管理及监督。
(2)严把毕业出口
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监控,实施毕业设计(论文)重复率监测制度,建立了学业预警制度。学院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组,负责本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实施、协调和质量监控。
2.质量评估
(1)内部质量评估,逐步建立起“五位一体”的专业评估机制,即通过专业基本教学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专业自评、校内专业评估、专业认证、第三方教学评估等方面开展工作,加强对专业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和各教学环节质量监控,对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持续改进,并在后续教学过程中持续跟踪其改进效果,逐步形成“运行-评价-反馈-改进-再评价”的闭环机制。持续改进工作应以学生培养成效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提升为导向,使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始终处于循环式上升过程,实现专业师生共同发展。
(2)对接外部评估,推进审核评估整改和专业认证。学院结合2017年审核评估专家组反馈意见,按照学校审核评估报告要求推进本科教学整改工作,依据学校工作重点安排,全面推进工程认证工作,环境工程专业获批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过,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今年拟向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提交专业认证申请材料。
3.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建设
建立了基于课内循环、校内循环和校外循环的闭环持续改进机制,从而确保评价结果被用于专业的持续改进。着力构建与实施“运行-评价-反馈-改进”的持续改进闭环机制,形成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持续改进文化。持续改进教学质量效果显著,教师能力水平明显提升。近三年,教师课堂教学在学生评教、同行、督导评教及领导评教中,评价结果优秀率达95%以上。
五.办学特色与亮点
1.建立并实施“面向地方、突出实践”的环境类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契合地方特色支柱产业发展需求,将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环境监测分析作为特色定位,构建面向地方、突出实践的环境类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图12),实施“能力导向,实践主导”的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新理念,依托二噁英检测实验室、省大型仪器开放中心等学院特色平台,通过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保证学科竞赛、科研项目或创新实践100%覆盖全体学生;多渠道挖掘与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常州厚德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翘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校企共建课程、共享成果,形成学生成才需求与社会用人需求的“对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全方位实现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破解本科教育人才“同质化”现象。
图12 环境类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2.校企深度协同育人,为学生实践及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坚实支撑
校企深度协同育人,多家行业翘楚企业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已与厚德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光大环保技术装备(常州)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建立特色产教融合基地(图13),共同建设产教融合课程2门(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出版校企融合教材《环境污染控制工程》1部(待出版3部)、已聘请产业教授5人次,通过产业教授进课堂(图14),实现教育与行业接轨。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学生获得了更广泛的实践机会,深入了解行业需求,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在学院特色学科平台与特色产教融合基地的支撑下,将学院教师产学研合作项目,如常州市揭榜挂帅项目《锂离子电池回收材料精准筛分与高值再生关键技术》、产学研科技副总项目《抗氯高效VOCs催化材料开发研究等》、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等反哺实践教学,典型案例如基于产教融合项目联合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共同开发有害气体净化组合装置,并运用该装置用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内实验,理实融合促进了学生工程思维培养。
图13 校企融合实习基地及部分实习照片
图14 校企融合教学实例(产业教授进课堂)
3.构建“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创新研究性实验-企业实践”递进式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聚焦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
学院教师科研成果通过综合实验、创新研究性实验等课程整合实践教学内容,构建由“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创新研究性实验–企业实践”不断递进深入的实践创新育人机制,如在学生完成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的学习后,将恶臭气体净化技术所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融入创新研究性实验教学中,并自主开发虚拟仿真《等离子体降解VOCs废气系统设计》软件辅助教学(图15),节能减排大赛等全覆盖,以赛代学、以赛促练、强化育训结合,实现学生由基础能力–综合应用技能–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
图15 围绕特色模块的典型科研反哺教学案例
4.构建适合学情的“线上理论学习—线下理实结合—企业现场教学—虚拟仿真辅助”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
数字化资源建设在当今教育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构建适合学情的“线上理论学习—线下理实结合—企业现场教学—虚拟仿真辅助”的教学模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学院已完成录制部分校企融合课程实境教学、实践实境教学、实验教学视频(图16),在线下教学之前发送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学习节奏,在任何地方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预习;线下理实结合与企业现场教学则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实际操作和实验、实习等,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环境接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院已建成虚拟仿真平台,通过12套涵盖水、气、固废监测与资源化虚拟仿真软件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模拟实验和场景的机会,通过虚拟和现实两套系统,学生沉浸式体验、交互式操作,激发学习主动性。
图16 校企融合课程实境教学、实践实境教学、实验教学的
数字化资源建设
5.科研项目、奖项、平台及专业建设成效
学院紧密结合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承担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科研任务,累计主持承担国家、省部级重大项目及重大横向项目100余项(表1),获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16项(表2);积极搭建省级教科研平台(表3),有效支撑了学科建设以及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获批为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培育)学科,环境工程专业已获批国一流专业建设点、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江苏省高校国际化品牌专业,顺利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力保障了环境类专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供稿单位: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表1 重要项目一览表(列举10项)
序号 | 项目类别 | 名称和编号 |
1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废线路板全组分高值化清洁利用关键技术与示范,2008BAC46B04 |
2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废电线电缆与废五金拆解利用成套设备开发及示范,2011BAC10B03 |
3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废旧电子元器件中稀贵金属和热塑性塑料高值化清洁利用关键技术及示范,2014BAC03B06 |
4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项目 | 通过环境无害化管理减少电器电子产品的生命周期内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与持久性有毒化学品排放,C/V/S14/196 |
5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废线路板多组份协同利用与定向分离技术,2018YFC1902503-2 |
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后修饰制备环境友好型可再生磁性传感器及其高效捕捉机制研究,51902141 |
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含铬电镀废水构建磁性上转换光催化材料的研究,21607101 |
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氧化腐蚀强化铋系除氯产物晶格氯洗脱再生机理研究,52370078 |
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单宁酸铁强化臭氧化污泥脱水与重金属同步去除的机理,22306078 |
10 | 国际合作项目 | 有机固废厌氧发酵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G2023014053 |
表2 重要科技奖励一览表
序号 | 科技奖励类别、等级 | 成果名称 | 年份 |
1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2万吨/年有色金属废弃物高值化清洁利用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 | 2023 |
2 | 生态环境部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生命周期内新污染物识别、减控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 | 2022 |
3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电子废物板器高效分离及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 2022 |
4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生物靶向处理废电路板回收金属及铜银深加工应用 | 2020 |
5 |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介质阻挡放电诱导短波长紫外辐射协同净化恶臭(异味)气体的应用 | 2019 |
6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电子废物中稀贵金属和塑料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 2019 |
7 |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 含碳固体废弃物绿色循环技术和装置的研发 | 2019 |
8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生物质固体废弃物高值化利用技术及其产业化 | 2019 |
9 | 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农林生物质绿色循环利用技术及产业化 | 2019 |
10 | 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混合菌处理废电路板回收有色/稀贵金属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 2018 |
11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 生物法处理废弃电路板回收有价金属技术及其应用 | 2017 |
12 |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推广类),二等奖 | 废线路板全组分高值化清洁利用关键技术与示范 | 2016 |
13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废家电全组分高值化清洁利用关键技术与产业化示范 | 2016 |
14 |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电子废物全组分高值化绿色利用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 | 2014 |
15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8000吨/年废锂电池金属全封闭清洁回收工艺及其应用 | 2010 |
16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第二类电子废物资源化火-湿联合流程及其应用 | 2010 |
表3 重要平台一览表
序号 | 平台名称 | 成立时间 |
1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贵金属深加工专业委员会 | 2003 |
2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贵金属再生专业委员会 | 2005 |
3 | 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2009 |
4 | 江苏省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中心 | 2009 |
5 | 江苏省资源循环利用实践教育中心 | 2012 |
6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 | 2014 |
7 | 江苏省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实验室 | 2019 |
8 | 江苏省电子废弃物等危废高值化利用高价值专利示范中心 | 2020 |
9 | 江苏省电子废物及新能源固废资源化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