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巡礼|化学化工学院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4-08-20浏览次数:30

化学化工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成立于1993年5月的化学工程系,同年9月开始招收三年制大专生,1998年开始招收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2006年更名为化学化工学院;2008年,学校院系专业调整,改建为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2011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环境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2021年获批“资源与环境”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2年6月,成立化学化工学院。学院现有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功能材料和储能科学与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应用化学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学院拥有稀贵金属深加工及应用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省高安全锂/钠动力与储能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电子废弃物等危废高值化利用高价值专利示范中心、江苏省化工材料及其应用学科技术综合训练中心、江苏省化学化工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常州市高安全动力与储能电池重点实验室等省市级教学科研平台6个,现有教学科研用房6500多平方米。

学院现有教职工76人,其中专任教师55人,正高12人、副高3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1人。拥有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9人、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2人、江苏省“双创博士”4人、常州市龙城英才计划领军型创新人才1人、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名师1人、常州市“龙城十佳教授”1人。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院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院党委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完善大思政工作体系。完善“五育并举”育人体系,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将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院党委扎实开展党委“双带头人”建设工作,以教工党支部建设为抓手引领学科团队成长,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树立先进榜样。刘维桥教授荣获“龙城十佳教授”称号,“公园里的思政课”科普系列荣获2023年度常州市优秀特色科普活动称号,“绿色科普、寻知碳路”实践团荣获2023年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强化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打造一流课程

学院竭力强化教师立德树人意识,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实现全院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思政全覆盖,打造了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学院获得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个,校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1个。学院坚持以一流课程建设作为一流专业建设重点,现有《物理化学》和《化学与工程技术基础》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创新培养模式,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积极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按照“两性一度”金课建设标准,不断完善课程资源,根据学科前沿更新和补充课程内容,积极采用新型教学方法,加强课堂内外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革考核方式,强化过程性考核,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反思能力,关注课程学习中本科生知识、能力、素养的协同提升。近3年学院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新增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市级及以上教改项目5项,内容涉及课程思政建设、教学方法改革、考核形式改革、基础教育改革等;教师发表教研教改论文20余篇,其中在国内权威化学教育期刊《化学教育》和《大学化学》论文4篇。学院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教学竞赛,教师获得校级及以上竞赛奖项20人次。

学院积极推进“科产教”融合,构建化学化工类应用型人才新模式。学院秉承“厚基础、重实践、强特色”教学理念,紧扣现代产业发展需求,构建了“一核心、二融合、三平台、全过程”化工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即以“化工产业核心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为核心,推动企业行业师资与高校师资、企业真实项目与项目化课程双融合,重构“校内实验实训平台、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平台、校外实习实训平台”等三大实践教学平台,企业全程参与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全过程”助推人才培养,构建了培养化工类本科生产业核心能力的新路径。近年来,学院先后获批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学院”江苏省重点产业学院,“检验检测认证”校级现代产业学院、和“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材料与器件”校级微专业。《应用化学技能综合实训》获批校产教融合课程建设项目、《分析仪器使用与维护》获批校产教融合教材建设项目。

学院注重青年教师开展国(境)外交流合作、赴国内高水平大学进修。支持各学科开展国际学术研究,鼓励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交流。近三年,赴国(境)外进修学习的教师2人次,在国内高水平大学进修学习的教师及开展博士后研究的教师5人次。

学院以学科竞赛为驱动,项目承载,校企协同,依据“学中做、做中学、研中学”的教学理念,构建了“教、赛、研”三位一体的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近三年来,学院学生在各级赛事中获奖60余项。2022年6月以来,本科生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2项,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在Green Chemistry, Dalton Transaction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1篇。

打造新学工,助推学生高质量就业和升学深造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新时代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积极构建“五育并举”“三全育人”新格局,不断完善“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打造“争当未来名师”的学院文化。在做好“3突出”:即突出“沉下身子”、突出“持之以恒”、突出“问题导向”基础上,积极主动开展调查研究,努力实现“3确保”:即确保调查研究做到“全员”,确保调查研究做到“全过程”,确保调查研究做到“全方位”。以规范学生学习行为习惯为重点,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目标,通过开展学风建设系列活动,建立长期有效的学风建设机制和运行保障机制。2022年6月以来,共281名毕业生中有68名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考研率为24.20%),2名学生考取公务员,1名学生考取教师编制,11名学生进入国有企业,年终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4%以上,保持在学校前列,连续两次被评为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供稿单位:化学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