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巡礼|机械工程学院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4-08-19浏览次数:39

机械工程学院始建于1985年,是学校创办最早的教学单位之一。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器人工程、工业设计、机电技术教育等6个本科专业。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产教融合品牌专业2个,省重点专业类1个,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强化党建引领,潜心立德树人

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化立德树人根本标准。学院党委认真履行对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领导职责,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理念,始终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院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和卓越职教师资。

学院充分发挥教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各系部、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作用,加强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建设。引导教师切实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忠实实践者,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时刻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当作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标准。目前,学院有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校级课程思政专项课题4项,2023年机械工程学院获评学校课程思政示范学院。

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机器人中心党建共建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主题党日活动

省级精品示范信仰公开课

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强化专业建设,坚持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近年来,围绕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与错位现象,如何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在转型升级中形成新的工科教育模式,已经成为当下各高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课题。

与骨干企业开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面向区域经济发展新需求,学院开拓产教融合新思路、新途径,有效整合校企政多元主体资源,近年来,学院先后与高端装备制造行业骨干企业江苏常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长江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国茂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构建了紧密协同的人才培养生态系统,以高端专用装备、智能机器人等为突破方向,建立了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协同、科技创新协助、平台资源共享、师资队伍共建”联动机制,设立了创新创业基金,成立了校企融合协同中心,协调教学、管理、合作各事项。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了产教融合专业教学管理体系,改革应用型人才评价制度,制定了校企联合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制度,强化以能力和素质评价为导向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根据产业需求、技术标准、方法规范、环境平台、人才标准等要素,科学设定人才质量标准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专业认证,从目标适应度、方案匹配度、过程有效度、条件保障度、质量满意度等维度保障人才培养关键环节的科学性和达成度。

强化OBE理念,培育质量文化

强化“OBE”产出导向理念,对标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构建专业层面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重点强化基于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的产出评价。建立健全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注重过程管理,强化闭环质量监控,把教学质量管理融入教学的全过程。建立了由校、院、系部三个层次组成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保障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正常运转。

三级质量监控队伍

积极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宣传引导,强化质量意识,开展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教学研讨、师生培训、榜样引领等,在师生中树立质量意识,将质量意识渗透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内化为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中国工程教育认证证书

健全人才培养目标评价办法,完善毕业生跟踪评价机制。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有高等教育系统以外有关各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对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定期分析。建立了以往届毕业生为主、应届毕业生为辅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用人单位、行业专家为评价主体的校外社会评价机制。通过定期问卷调查、座谈会和走访等形式,了解各专业往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培养目标达成情况的反馈与评价。

强化学科龙头,育人成效凸显

机械工程学科获评江苏省“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重点学科,2011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机械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2021年获批机械专业硕士授权点单位。拥有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

机械工程学科获评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学科

获批机械专业硕士授权点

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产教融合品牌专业2个,省重点专业类1个,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1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65人,教授13人,双师型教师66人。另有特聘教授2人,企业硕士生导师228人。拥有省产业教授8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江苏省教育先进个人1人,省部级人才培养对象19人。获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2个,校科技创新示范团队2个,校科技创新重点团队1个,中吴科技创新团队3个。

2021级学生宋彪获评2023年江苏省“最美大学生”

学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力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坚持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职业教育提供卓越师资,相关教学成果荣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学院以“321”模式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相关成果荣获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二等奖。学院大学生“第二课堂”建设扎实推进,学生自主成立了互联网+协会,机器人协会,先进成图技术协会等学生社团组织,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成绩显著,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团体一等奖、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专业竞赛奖项450余项,授权国家专利50余件。多年来,学院共计培养了万余名中高职教师及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和社会好评,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供稿单位:机械工程学院)